1937年的春天,我出生在陕北延安。1940年初冬,爸爸送我去苏联看望母亲。1949年春,我回到爸爸身边,在他身边度过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
上中学以前,我叫毛娇娇,这是我的小名。有一天,爸爸把我叫过去,给他的“娇娃”起了个大名,叫李敏。“敏”是来自于孔子《论语》中的“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我妹妹就叫李讷。为什么姓李,是因为1947年,爸爸从延安撤离时为了保密化名“李得胜”,谐音“离得胜”,于是把这个姓给了我们两姐妹。
爸爸要求我们政治上要积极进步,要为人民做工作,为人民服务,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就可以了。爸爸从来不要求我们将来要成为什么龙啊,什么凤啊。他说当一个普通老百姓最好。
爸爸一再教育我们,任何时候都要记住:你们是我毛泽东的子女,处处、事事、时时都要夹着尾巴做人。爸爸把我们当作一个普通党员、普通工作人员,生活安排、工作去向,完完全全由组织上去调动处理,从不让我们有一点特殊感。
结婚后,我们被迫搬离了中南海。我见爸爸的机会少多了。刚开始,我还时常去,往后,几个月、半年也难得见上爸爸一面。
爸爸留下的遗产是可以使我与广大民众共享的思想,而没有半点儿的家私。他给了中华民族自由与解放,而给我们的是做普通人,融于人民群众的可能,这使我们能尊重生活,尊重别人和自己的生命。
根据李敏《我的父亲毛泽东》及媒体报道整理
(责任编辑:中国新闻在线)
中国城市圈网(www.xiaobaicai.net.cn)讯:返回首页 本站新闻发稿联系QQ:46642102。
免责声明:中国新闻在线城市圈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新闻在线城市圈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及时与中国新闻在线城市圈网联系:46642102@qq.com,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