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联创社中国新闻在线城市圈联盟新闻官方网站,发稿联系QQ:46642102。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际新闻 民生新闻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
部委信息 政坛人物
时事观察 政策解读
法治生活 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
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
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中华情缘 书画收藏
报料投稿 新闻在线
今天:

贾治邦:林业部门将采取四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 2013-01-28 23:20 网站编辑:消息 来源:网络 点击: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1日表示,我国各级林业部门将采取推进林权改革,加快构建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等四方面措施,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多种功能,确保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生态良好的国家。

    贾治邦出席1日在我国最北县城漠河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时说,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荒漠化是地球很难医治的疾病,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林业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

    在遏制全球变暖、弘扬生态文明、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经济安全中林业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贾治邦说,我国有43亿亩林业用地,还有8亿亩可治理的沙地和近6亿亩湿地,三者合计是耕地面积的3倍多。而我国林地单位面积产出率仅为耕地的1/30。“把林地的增值潜力发挥出来,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贾治邦说。

    他表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当前各级林业部门将采取四方面措施:一是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二是加快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构筑以三北防护林为主体的防沙治沙绿色生态屏障和以沿海防护林为主体的防风消浪绿色生态屏障。确保到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50%以上可治理的沙地得到有效治理,60%以上的天然湿地得到良好保护。三是加快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有力的经济支撑,力争在森林经营、木本油料、竹藤花卉、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和林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突破。四是加快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通过大力普及生态知识、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责任编辑:中国新闻在线)

  

中国城市圈网(www.xiaobaicai.net.cn)讯:返回首页 本站新闻发稿联系QQ:4664210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免责声明:中国新闻在线城市圈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新闻在线城市圈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及时与中国新闻在线城市圈网联系:46642102@qq.com,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机构介绍 | 城市圈联盟动态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爆料投稿 | 招聘信息 | 使用规范 | 文章规范 | 中国新闻在线
主办:中国城市圈网 本站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粤ICP备20055510号-1 本站技术支持:中国新闻在线网
Copyright 2009-2021 Powered by 中国新闻在线城市圈联盟网站 版权所有 46642102@qq.com 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邮编:310000 稿件发到邮箱:46642102@qq.com 给我写信申请友链 (www.xiaobaicai.net.cn) 在线QQ联系:46642102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信息仅代表网友观点 | 不代表网站立场 | 小白菜版权所有 | 词库网
免责申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自身立场,如果有网友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SEO技术支持:昆山李元举
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一切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争创中国文明网站是我们不变的宗旨。(工作日:08:30-17:00)网站地图
战略伙伴:联创社集团、中华卫视网络台广东频道、东方企业家俱乐部、南方网通、友丰网络、酷线网、广东热线、工厂联盟、工厂网、中国创业联盟、广东品牌网。
中国城市圈网 中国城市圈网 中国城市圈网 中国城市圈网 中国城市圈网 中国城市圈网 中国城市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