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8月22日电 记者从此间召开的“中国生态智慧与低碳乡村建设媒体论坛”上了解到,中国首个低碳生态乡村——“红十字乐和家园”已在四川地震重灾区彭州通济镇大坪村初具规模。该乡村独创具有生态文明、城乡互助、传承文化、节能减排的共生、现代、低碳模式,为当地两百余户受灾民众带来了一个节能、和谐的新乡村。
该村位于四川龙门山脉南段一座海拔一千六百米的高山上,汶大地震造成全村百分之九十的房屋倒塌。灾后,当地政府、村民与北京地球村等民间公益团体、诸多爱心人士一起将重建低碳生态新村作为尝试目标。“减少碳排放,低耗能建筑是基础。”著名生态民居设计师、西安建筑科学大学教授刘加平说:“该村民居全部采用低耗能建筑材料,并将适应当地气候、就地取材的生态建筑经验运用于其中,有效达到了低能耗、建筑美观、舒适性强的标准。
此外,该乡村产业结构也有异于震前。该村尝试的生态旅游、有机农耕、手工工艺、度假养生、国学研习等五种新思路为受灾民众带来了新体验。“经过努力,目前村子里村民自己种植的有机蔬菜销路一线‘飘红’,自己绣出的手绢已经推广到城市千家万户手中,可有效减少餐巾纸的使用,从而达到减碳的目的。” 北京地球村乡建中心工作人员米莱告诉记者。
据介绍,此低碳生态乡村的环境管理模式遵循了顺应自然、珍惜自然的法则;并大力推广水源保护、节能灶以及垃圾分类,村民已自发成立生态协会保护自己的家园。其模式发起人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表示:“心灵的环保才是最重要的环保,心灵的乐活才是最重要的乐和。”她说,“希望这个新模式乡村不仅能造福灾区的乡亲,也能为城市乐和族提供一个返璞归真的心灵家园。”(完)
(责任编辑:中国新闻在线)
中国城市圈网(www.xiaobaicai.net.cn)讯:返回首页 本站新闻发稿联系QQ:46642102。
免责声明:中国新闻在线城市圈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新闻在线城市圈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及时与中国新闻在线城市圈网联系:46642102@qq.com,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